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难度大吗?分数线是多少?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28 17:11:02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难度情况分析。

  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单位,其前身是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8月1日,迄今已走过50余年曲折而又光辉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气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面向世界大气科学发展前沿,在天气动力学、季风气候学、中尺度气象学、高原气象学、大气探测、气象数值预报、极地气象学、农业气象学、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气象计量以及气象科技情报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仪器、装备、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创建了我国大气本底和大气成分监测网,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与预报;开拓出我国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与短时预报,建立起灾害天气国a家重点实验室;创立气象数值预报创新研究,开创我国气象数值预报创新体系建设;拓展了气候监测与预测研究,为建立国家气候中心在研究领域和人力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极地气象考察和研究,建立了南极长城气象站、中山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和北极黄河气象站,填补了我国在两极地区气象资料的空白;拓展了农业气象情报业务,建立起国家级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并开发出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服务;组建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和云物理开放实验室,提升了人工影响天气室内和野外作业试验技术水平,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并完善了气象仪器计量标准、设备,制订、修订了各种气象仪器检定规程,提升了我国各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技术水平;建立起气象科技信息检索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气象局图书馆业务的建设。以上这些成就,在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0余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荣获国家和各部门的科技成果奖共357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和国家级奖68项;部委级奖168项;院级及其它奖121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共98项;建立了由117名专家组成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34名;硕士生导师83名),为气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培养研究生632名(其中:博士生116名;硕士生516名);受到党和国家及各部门表彰的先进集体31个次,先进个人145人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先后与40多个国家开展了较为全面的合作与交流,有数十位专家参加世界气象组织(WMO)以及国际科学计划的工作。对增进国际交往,促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自1978年以来,主持并承担国家和部委重大、重点项目共268项。其中: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攀登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共51项;科技部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159项;国家部委级重点项目58项。此外,还承担了来自横向和本院的项目共93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1992年进入全国科研院所综合科技实力、运行绩效评价前300强。2001年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目前已成为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