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难度情况分析。
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坐落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的前身之一为1958年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从长沙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组建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3年,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的回归。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0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9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部重点学科;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湖南省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6万人。博士研究生318人,硕士研究生3712人。现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正高)252人,副教授(副高)684人;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500人。有双聘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学校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及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4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6个湖南省实验教学中心。设有63个校级科研机构。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8项,省部级项目11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共计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0余部。学校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和《经济林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挪威、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获批建立了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的湖南省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二五”期间,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近300人次,向国外输送留学生450余名。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面积达7万余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校舍建筑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8亿余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8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03万余册。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首批建筑节能示范高校,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学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拥有植物1100多种,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单位。
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夯实“生态、林业”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