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福建农林大学难度情况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福建农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福建农林大学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学校设有20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万人,研究生6000多人。拥有本科专业81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先后七次捧得“优胜杯”。
学校现有教职工3069人,专任教师178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万人计划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支,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现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7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7个学科进入榜单,其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4个学科进入前10%-20%。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科研计划项目5000多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部省级自然科技奖164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其中,主持获部省级科技奖134项。在全球破译小菜蛾基因组、香荚兰基因组、菠萝基因组、龙眼基因组、甘蔗基因组、四倍体栽培种花生基因组、睡莲基因组,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
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依托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参加“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校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在校留学生200余人。学校率先对台湾开展单独招生,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举办6个闽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4个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等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三面山林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校园占地48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178亩,教学林场4.59万亩,资产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298.76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60.58万册。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