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考研难度大吗?分数线是多少?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28 17:04:27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难度情况分析。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所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校长历来由团中央第一书记兼任,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先后任校长。

  现任校长为团中央第一书记胡春华,党委书记为倪邦文博士,常务副校长为陆士桢教授。

  中央团校创建于1948年9月,她的建立与发展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多次亲临学校作报告、参加毕业典礼、接见学员和工作人员、题写祝词与贺信,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团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了7.3万余名德才兼备的青年工作干部,在建设高素质团干部队伍和促进共青团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出席学校成立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在199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校10周年和1998年中央团校建校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发来贺信。在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校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视察学校并作重要讲话。党中央的关怀与期望,成为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以来,秉承中央团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198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199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199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现有13个学士学位专业,涵盖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还有8个硕士学位专业。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法律系、经济系、新闻与传播系、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等8个教学院系;社会科学部、文化基础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中心、体育教学中心等5个教学中心(部)。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院、青年心理研究所、青少年政策研究所、青少年法学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命名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与北京市共建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与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多项长期的项目合作;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在本科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良好关系。

  学校加大基本建设和教学设施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学校馆藏图书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各类教室、实验室配备齐全,设备先进;校园网“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形成了完善的校园信息化服务体系;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完备,充分满足教学与群体活动的需求。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专任教师数量稳步增加,结构日益优化。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6人,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

  2000-200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部门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120余项;全校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38篇,出版学术专著、学术译著、主编或参编教材220余部。在青少年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等领域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成果及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入选“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其“青少年研究”栏目于2005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服务共青团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截至2006年8月,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四年制本科生5000多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毕业生的素质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学校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初步显现。

  学校是北京市首批命名的“文明校园”,2004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十连冠”称号,2002年、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获得“中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在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正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持“青年”和“政治”的办学特色,向着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型院校的目标不断迈进。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

除标明原创以外的内容,其他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 点击提交 】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