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院校是第一步。针对目标院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北京师范大学难度情况分析。
一、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可以看出,考研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远高于国家线,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国家线26分。由此可见,北京师范大学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近几年报名人数

2023本科毕业生1158万,研究生报名474万人
2023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
纵观我国近15年的考研报考数据,自2010年到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在持续攀升:2010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41万人,在随后的1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从2016到2023年,增长趋势尤为迅猛,在2022年已经突破400万。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74万,为历史以来报名人数最高值。
学校简介
清末时期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这是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折叠民国时期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中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景1923年,北京高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为师范大学。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对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1931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同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为减少损失和解决新校址房屋不足,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全部搬迁兰州。1946年春,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部分教师留在西北,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年11月迁回北平的学校开学。折叠建国初期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并为学校题写校名。1952年,与辅仁大学合并,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等先后并入。1953年,北太平庄校址奠基,1954年起主校区由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陆续迁入新校址。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折叠文革时期1966年后,师大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浩劫。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北京师大广大师生员工忠于职守,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卓越成绩。1976年10月,党和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通过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科研、思想工作和后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明确提出了办成全国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水平的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折叠改革开放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党委提出,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上来,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1978年,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198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单位。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为全国10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并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高校。1992年,江泽民主席出席学校建校90周年庆祝活动,并为学校题辞“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01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转型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目标。200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起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四所院校,学校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1]。2002年,学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发表重要讲话。2006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北京师范大学跻身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到21世纪中叶,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2008年,学校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试点单位任务,成立“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承担美国奥运代表团适应性训练营地的建设任务和奥运志愿服务任务,学校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全优成绩。2009年,学校整合资源成立教育学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2010年以来,学校成立了以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跨学科开放式共享平台,服务国家重要决策和区域发展需要,提升协同创新能力。2012年,建校110周年之际,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沙河高教园区新校区奠基,开工建设[2]。2017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珠海市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方在广州签署协议,将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基础上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1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考研过来人经验一:
一、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考研是个持久战,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自信是原动力。可能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或者复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样,势必会对复习造成影响。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给自己留后路
态度决定一切。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按时执行
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累的时候建议休息一下,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升。
五、参考书目按需选择、精挑细选
每个院校都会给备考的同学们推荐参考书目,这也是给了同学们大体的考试范围,到时候看院校推荐的书目,进行购买。在公共课的书目选择上就选择大众推荐的书目就行。
六、强大内心全力以赴的备考、抵制外面的诱惑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应该在这大半年内忍住诱惑、拒绝一切玩乐,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请教
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积极请教,不管是询问同学还是老师,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要为了面子,私下反反复复钻研,考研没有时间让你死磕一道题。
八、学习备考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无论何时,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但是只有保障好身体、心理的健康,才能为考研做好后备力量,才能取得后面的胜利。
九、坚持到底、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到了最后才能取得别人没有取得的胜利,切莫半途而废!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